http://www.fhjh.tp.edu.tw/mid00/workpieces00804.htm
貳‧動機的類別及其概念運用
張春興(1995)認為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動,並導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心理歷程。 各學派對學習動機的產生或起源,意見不一。 有的學派認為學習動機是受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形成的,稱為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有的學派認為學習動機是因內在需求而產生的,稱為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有的學派認為是因個體想要獲得超成功或卓越的內在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而產生的,稱為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
一、內在動機
所謂內在動機,是指某些行為的動力是個體自發的,例如人類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內發的動機未必一定是與生俱來的,也可經由學習的歷程養成。凡是屬於習慣、嗜好之類的行為活動,其動機都是學來的內發性。我們可以說,這種內發性動機是內在力量促動行為,而且其行為之持久性較高。
二、外在動機
所謂外在動機,是指環境中刺激的外在力量促動個體的行為。最常見的例子如學校在學生們有好的表現時,所頒發之獎狀、獎章。賞與罰之所以影響個體行為,乃因為兩者均可引起動機,使個體產生求賞(得之可滿足)與避罰(避之可滿足)的行為。然而,當外在環境的刺激除去時,個體之行為也可能因而消失。
如果把以上概念用在學校教學上,老師如何安排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由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機(self-control),轉變為自動自發的讀書,無疑是教學成功的首要之途。
三、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簡單言之,指個體想要獲得超越成功或卓越的內在需求。此種動機與學生的學習和成就較有關係。心理學家麥克里蘭(Mclelland, 1965)認為在人類的發展中都有一種獲取成就的需求,此種需求的高低程度則因人而異。卡芬頓(Covington & Beery, 1984)則將成就需求成敗之因素,有關能力的信念自我價值觀,將學生區分為三種模式:
1.求精取向(mastery-oriented)
(1) 他們重視成就之價值
(2) 他們認為只要自己努力的話,自己的能力可以改善
(3) 他們有學習的動機、學習目標,並且盼望自己有增加知識的能力
(4) 不害怕失敗
(5) 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
(6) 在競爭情境中學習較快
(7) 有自信與活力,但較易緊張
(8) 願意負擔學習責任
(9) 喜歡具體性的回饋
(10) 活得較有成就,但也十分辛苦
2.逃避失敗(failure avoiding)
(1) 對能力的看法傾向實體觀,如為了分數考試
(2) 設定自己的目標
(3) 缺乏自我價值觀和自尊感
(4) 失敗中保護自己,以維持能力感
(5) 選擇很少失敗危險之工作
(6) 失敗不多但成功也不多
(7) 對工作採取拖延及無效的努力
(8) 設定極高或極低的目標
(9) 宣稱視失敗為無所謂之態度
3.接受失敗(failure accepting)
(1) 因過去有太多失敗的經驗,對能力的看法傾向沒有信心,如不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2) 設定自己的目標–過高或太低
(3) 缺乏自信和自尊
(4) 為了在失敗中保護自己,傾向不參與
(5) 放棄自己而成為接受失敗之學生
(6) 認知自己為低能力
(7) 對學習持壓抑冷漠的態度
(8) 在其他方面努力表現以追求他人之好評
(9) 所追求的並非真正的成功
(10) 選擇最困難或最容易的目標
(11) 最容易的目標可輕易達成致而獲得讚許
(12) 太困難的目標未達成也可得到原諒
這個理論指出了對成功的努力和選擇目標導向的行為,對影響學生的學習是重要的。高成就動機的學生會堅持將他們的課業為努力的目標,選擇和功課好的同學一同學習,將自己的失敗歸罪於自己的努力不夠,希望體驗更多的成功經驗,追求成功的機會。此類成功導向的學生(有高意願去達成目標的學生)設定難易適中的目標,並獲得最大的成功。而企圖心低的學生(那些對成就意願低落者)較傾向逃避失敗而不敢嘗試努力以獲得成功,他們總是訂定過高或過低的目標,因過低的目標容易達成,而過高的目標,倘若沒有完成,將不代表個人之能力強弱。成就意願低的學生會試圖避免傷及個人自尊。
成就的需求可藉由成功視為渴望的目標,來增強並且鼓勵實際目標的設定。
留言列表